“记者敌对环境意识训练(HEAT)” 是由无国界记者(RSF)、丝路培训(Silk Road Training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共同编写的培训系列文章,一共十章。第一章将概述如何透过制定可行计划、养成个人安全习惯、解读早期的危险讯号以因应内乱。
敌对环境意识训练(热)为全面性的安全培训课程,涵盖在高风险环境工作的记者需注意的各个核心安全领域。课程内容包括因应内乱的准备、冲突地区、敌对环境下的急救、车辆安全、信息安全。记者在抗议活动、暴动或公众示威现场进行采访报导时,需做好准备并提高意识。记者在进入此类环境前,应花时间评估自己的准备状况,携带适合的装备,并在心中预演情势升温时的应对方式。
1- 有目的地规划和准备
准备工作应具体明确。记者应清楚了解自己的任务、整体情势,以及所处特定环境的相关风险。他们应将地点位置、群众动态,执法单位和暴力事件介入的可能性都纳入考量。
- 进行风险评估。了解当地的政治和社会情势、法律规定、过往的动乱模式。
- 制定通讯计画。将预定路线告知编辑和可信赖的联系人,并制定报平安的时间。
- 预演可能情境。若以团队形式行动,应事先分配每个人扮演的角色,并约好走散时的集合地点。
- 携带适当装备。仅携带必要物品,包括水、基本急救用品、防护面罩或护目镜、记者证。
- 选择适当穿着。选择方便行动的衣物和适合快速移动的舒适鞋款。
2- 建立状态意识与个人安全习惯
在动荡环境中,保持警觉是最有效的安全工具之一。记者应运用 阅读 系统随时保持对周遭环境得状态意识:
- R(recognise)辨识威胁。持续观察人群,留意警察姿势或群众行为的变化。
- E(evaluate)评估所在位置。待在出口附近,避免被警方封锁线或路障困住。
- A(avoid)避开威胁。保持低调,尽量不要让身上的器材或装备引人注目。
- D(defuse)化解紧张情势。保持不具威胁性的姿势,避免跟有攻击性的人对上眼。
- E(exit)及时离开现场。掌握撤场时机,不要等到情况恶化才采取行动。
3- 辨识警讯,避免情势升高
内乱发生时,暴力事件很少会毫无预警地发生;紧张情势通常会分阶段形成。记者若能辨识出攻击性升高的警讯,就能做出更安全的决定,不论这个决定是要换地点、后退或直接撤离现场。常见的警讯有:
- 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。
- 音量提高,越来越粗俗或具攻击性的用词。
- 肢体语言,例如握紧拳头、指指点点或脸变红。
- 盯着别人看、身体前倾、来回踱步,或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的动作。
这些行为可能来自抗议者、警方或现场民众。记者应保持冷静,避免冲突。可以的话请尽量待在人群外围,暴力警讯变多时请立即低调撤离现场。
本文内容整理自为期三天的 HEAT 训练课程。该课程由无国界记者(RSF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合办,由丝路培训(Silk Road Training)承办。
丝路培训提供 HEAT 的线上、实体训练课程,请来有20多年国际训练和安全顾问经验的专家授课,旨在协助媒体工作者和前线记者学习高风险地区的救生技能。
流亡中心为遭缅甸军政府迫害的人权斗士和媒体工作者提供支援。透过客制化协助、安全居所、心理咨询、技能培训等方式,协助他们继续在安全的环境下从事报导工作。
→ 阅读第二章:报导内乱时的安全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