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记者敌对环境意识训练(HEAT)” 是由无国界记者(RSF)、丝路培训(Silk Road Training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共同编写的培训系列文章,一共十章。第四章介绍记者在冲突地区碰到枪击、爆炸、地雷等立即性威胁时的因应方式,并解释随军采访的复杂性。
敌对环境意识训练(HEAT)为全面性的安全培训课程,涵盖在高风险环境工作的记者需注意的各个核心安全领域。课程内容包括因应内乱的准备、冲突地区、敌对环境下的急救、车辆安全、信息安全。战地报导本身极具危险性,了解立即反应、对地雷区的警觉性、随军采访的基本原则,将有助提升现场安全。
1 – 遇到枪击与爆炸的应变方式
遇到枪击时,瞬间的决策可能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。无论是碰到正在开枪的枪手或被伏击,记者都应遵循明确的行动原则:
- 能跑就跑:移动目标比静止目标难以击中。无法逃脱时应将身体平贴地面,缩小身体的可视面积,并躲到攻击者无法清楚看到的地方。
- 跑不了就躲起来:锁门并在门后设置障碍,保持安静、关手机。不要只是找地方躲起来,要找真正坚固的掩体保护自己。
- 逼不得已时才反击:面临立即威胁时应就地取材,把尖锐厚重的物品拿来当成武器,果断行动,想办法控制攻击者的双臂和武器。
- 碰到手榴弹攻击时:若无法逃离或找到坚固的掩体,应转身、交叉双腿、脸部朝下趴下,并以双手护头。
- 遇到伏击时:乘坐车辆时若被攻击,应立即压低身体。若车辆正在移动,应尽速驶离现场;若车辆为静止状态,应下车寻找墙面或沟渠等坚固的掩体。
2 – 避开地雷及遇到地雷时的因应方式
地雷与未爆弹(UXO)仍是冲突地区与战后地区的重大威胁。保持警觉、谨慎是求生关键。
- 了解地势:高风险区域包括交火前线、检查哨、军营、废弃建物或荒废道路。
- 观察蛛丝马迹:留意爆炸留下的坑洞、地雷包装物、绊线、被翻动过的地面。向当地居民或NGO请教已知危险区域的相关信息。
- 只走已知路径:使用常用道路,只走柏油路面,绝不要当第一个踏上陌生道路的人。
- 怀疑自己身处雷区时应立即停下脚步:呼叫队友、评估周遭环境,除非确定无法得到任何协助,否则不要尝试自行脱困。
- 小心沿原路退回:沿清楚可见的脚印退回原处;若无法确定、判断,应等待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前来救援。
3 – 随军采访时的安全守则
随军采访能让记者取得各种信息,但也伴随特殊风险。记者必须策略性行动、准备周全、保持高度警觉。
- 维护作战安全(Op Sec):避免讨论敏感动向或战略。和联络官建立互信,熟悉军阶架构。
- 有备而来:携带个人防护装备(PPE)、创伤急救包、露营装备,必要时携带紧急背包。
- 熟悉军用车辆与飞机:学习安全进出装甲车的方式。确认直升机上的零件都固定好,熟悉迫降时的基本应变流程。
- 在船上保持警觉:穿着救生衣、御寒衣物、配戴个人定位器(PLB)。戴护目镜、擦防晒。
- 辨识警报与信号:熟悉各种警报、演练指令与“解除警报”信号。事先演练遇袭时或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动作。
本文内容整理自为期三天的 HEAT 训练课程。该课程由无国界记者 (RSF) 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合办,由丝路培训(Silk Road Training)承办。
丝路培训提供 HEAT 的线上、实体训练课程,请来有20多年国际训练和安全顾问经验的专家授课,旨在协助媒体工作者和前线记者学习高风险地区的救生技能。
流亡中心为遭缅甸军政府迫害的人权斗士和媒体工作者提供支援。透过客制化协助、安全居所、心理咨询、技能培训等方式,协助他们继续在安全的环境下从事报导工作。
← 阅读第一章:为内乱做准备
← 阅读第二章:报导内乱时的安全技巧
← 阅读第三章:前往冲突地区的行前规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