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在口袋、记在大脑里的求生包

「少了活人的注视,死人只是白白牺牲。 」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(Robert Capa)这段话指的是所有人类,但特别适用于执行任务时丧命的记者。先不论那些令人沮丧的数字,我们谁没同事在执行任务时被流弹打中或被故意攻击呢?

可惜各项数据都显示,无论是战区还是和平时期,国际法律仍不足以保护记者。联合国安理会分别在2006年和2015年通过保护记者相关的决议案,无国界记者组织(RSF)是背后的大力推手。但就像《日内瓦公约》一样,这些决议不是仙丹。

有些人的职业和专业会把他们带到危险区域,他们永远无法摆脱受到伤害的可能。无论就集体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来看,保持安全很大程度上是记者份内的事。在集体层面上下列几点都很重要为编辑同仁建立标准程序,同事之间交换资讯,由无国界记者组织等机构提供相关协助。

新闻自由的敌人可能就在街角或偏僻的小路上,无国界记者组织出版《记者安全指南》就是希望为所有可能遇到他们的记者提供方向和实用建议。有些记者只带摄影机、相机、笔就上阵,有些记者带的则是装满经验和正确装备的生存包,两者判若云泥。

无国界记者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,为身处高风险环境的记者推出新版手册。本手册于1992年首次发行,此后多次更新再版,除了中文版之外还发行法文、英文、西文和阿拉伯文版,并于各大洲流通。

 

无国界记者组织秘书长

德洛瓦(Christophe Deloire)

 

象征通力合作的指南

言论自由是《世界人权宣言》第十九条明载的人权和基本自由。它本身就是一项权利,也就是透过任何媒体接收和传播资讯及思想的权利,但它还让所有其他的基本权利得以自由行使并受到保护。历史上许多例子都让我们学到:言论自由开始瓦解时,其他的基本自由可能很快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。

1945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、科学及文化组织(教科文组织)宪法通过,第一条指出其使命为「便于运用文字与图像促进思想之自由交流」。故知言论自由及其必然结果、资讯自由和新闻自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命的核心。

在行使这一基本自由的过程中,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都是重要参与者,所以想严格控管公众辩论和公民的知情权的人常将矛头对准他们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2014年11月21日在国际传播发展计划上发表报告时,提到2006年以来已有700多名记者在履行职责时遇害,人数众多,显见问题的规模之大和处理的难度之高。

下列数据令人忧心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报告,在工作中遇害的绝大多数(近95%)是本地记者,大部分都是在报导当地内容时遇害,并非死于武装冲突。此外,过去10年记者死亡的案件中,破案率只有6.6%,等于超过90%的案件有罪不罚。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令人痛心,因为这表示为了封口而杀死新闻工作者几乎不会面临任何后果。

联合国行政首长理事会于2012年4月12日对此做出回应,透过《联合国关于记者安全和有罪不罚问题的行动计划》协调各部会一同激励所有的伙伴组织。该《行动计划》是一个互相协调,跨机构的机制,采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实施全球性策略以加强记者保护。联合国大会在2013年12月18日通过攸关记者安全的第68/163号决议,将每年11月2日订为「终止针对记者犯罪不受惩罚现象国际日」,并责成教科文组织协调、实施《行动计划》。之后联合国大会、人权理事会、教科文组织和各区域的跨政府组织陆续通过各项决议,展现加强记者安全标准的决心。

该《行动计划》强调下列几点的重要性:提升公众对记者安全和有罪不罚问题的认识,落实保障机制,强化司法系统、军警单位和公民社会的能力,协助政府落实对记者安全的义务和承诺。

当记者这个职业面临的危险日益增高,相关人员必须共同努力,一同面对新的威胁和挑战。许多单位都为改善记者安全采取各种措施和良好做法,其中无国界记者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行的《记者安全指南》一枝独秀。 

这本指南自1992年发行第一版至今已推出多种译本,内容也多次更新。经过20多年,2015年的记者面临的威胁已和过去不同,有些问题已以更好的方式得到解决,但同时也出现新的危险。为了因应这些改变,本指南新增了几个章节。现行版本涵盖了记者越来越重视的资安问题(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刚发表了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报告《打造新闻业的数位安全》),针对自然灾害或疫情的安全预防措施,以及特别针对女性记者的性暴力问题。

记者安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,没有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能够独自应对。本《指南》承载许多记者、新闻机构和推广言论自由的团体多年来获得的重要知识和经验。本《指南》透过许多不同来源集结、总结这些良好做法,体现了所有合作伙伴的愿望:我们期许大家能够共同努力、加强合作,让记者在各方面都能更加安全,并打击有罪不罚的现象。

 

教科文组织言论自由和媒体发展机构处主任

Guy Berg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