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記者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」是由無國界記者(RSF)、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共同編寫的培訓系列文章,一共十章。第三章介紹記者在進入高風險衝突環境前,該如何做好行前規劃、備妥裝備等工作。

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為全面性的安全培訓課程,涵蓋在高風險環境工作的記者需注意的各個核心安全領域。課程內容包括因應內亂的準備、衝突地區、敵對環境下的急救、車輛安全、資訊安全。進入正在發生或剛發生過衝突的地區採訪風險極高,但完善的行前準備工作將大幅降低風險。

1 – 制定縝密的行前規劃

記者在進入高風險衝突地區前,應事先評估威脅、標記重要資源,並打造可靠的通訊與醫療支援系統。計畫完備能降低不確定性,讓記者在壓力下作出更好的判斷。

  • 風險評估著手:審視目的地的安全狀況、衝突角力、醫療風險。蒐集當地政治、社會、醫療、安全情勢、氣候、媒體環境、基礎設施等相關資訊。
  • 確認緊急應變地點:事先研究當地醫院位置和可取得的醫療資源,了解取得治療的具體方式。前往當地採訪前,先存好重要聯絡電話,在地圖上標記出安全區、使館、安全設施位置。
  • 建立 PACE 通訊計畫(主要、備用、應急、緊急情況):記者應使用多種通訊方式(電話、通訊軟體、電子郵件或衛星設備)讓可信任的聯絡人能隨時掌握自己的動態,並確保其中任一方式無法使用時有其他備援機制。
  • 準備緊急背包(grab bag):裝入必要物資,例如水、能量棒、手電筒、指南針、地圖、多功能工具、防護裝備和衛星電話(若派得上用場)。
  • 備妥創傷急救包:內容包括兩條止血帶、止血劑、野戰敷料與胸傷封貼(chest seal)。上述物品可由下列管道購入:品項豐富的當地藥局、戶外用品店或上網向醫療、戰術用品供應商購買。

2 – 慎選住宿地點、強化住宿安全

選擇合適的住宿地點是安全計畫的一環。記者應評估住宿地點內部和周邊風險,並採取簡易措施來保持低調、提升應變能力。

  • 選擇較安全區域的低調旅館:想想同一間旅館的其他房客會是誰。如果政府官員等高風險對象也下榻同一間旅館,旅館本身可能會被監控、威脅,甚至成為實體或網路攻擊的目標。
  • 選擇二樓或三樓的房間:這樣不但方便逃生也能避開地面威脅。避開位於建築物正面或櫃檯附近的房間。
  • 熟悉建築結構:事先看好逃生、疏散路線,檢查是否有防空避難室或可防禦空間。找好房間內可作為掩蔽的安全地點。
  • 將撤離裝備放在床邊:鞋子、個人防護裝備、緊急背包應放在觸手可及之處。事先演練如何在緊急狀況下迅速撤離。

3 – 熟悉自身裝備與安全措施

記者不但要帶對裝備,更要知道如何選對時機有效使用,才能真正保護自身安全。

  • 備妥適當裝備,練習使用:視需求穿戴防彈衣、頭盔、護目鏡和耳罩。練習迅速、正確穿戴的方式,讓自己習慣在穿著裝備、身上重量增加的情況下移動、蹲下、找掩蔽。
  • 了解當地常見武器的射程與危險性:記者若能有效判斷自己是否身處危險範圍,將能選擇適當掩蔽、移動到安全位置。
  • 辨識真正可以提供掩護的障礙物:堅固的混凝土牆、引擎的汽缸本體、雙層磚牆等能提供有效掩護;門板、木牆或單層磚牆無法提供真正的保護。

本文內容整理自為期三天的 HEAT 訓練課程。該課程由無國界記者(RSF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合辦,由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承辦。

絲路培訓提供 HEAT 的線上、實體訓練課程,請來有20多年國際訓練和安全顧問經驗的專家授課,旨在協助媒體工作者和前線記者學習高風險地區的救生技能。

流亡中心為遭緬甸軍政府迫害的人權鬥士和媒體工作者提供支援。透過客製化協助、安全居所、心理諮詢、技能培訓等方式,協助他們繼續在安全的環境下從事報導工作。

← 閱讀第一章:為內亂做準備
閱讀第二章:報導內亂時的安全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