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記者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」是由無國界記者(RSF)、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共同編寫的培訓系列文章,一共十章。第四章介紹記者在衝突地區碰到槍擊、爆炸、地雷等立即性威脅時的因應方式,並解釋隨軍採訪的複雜性。

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為全面性的安全培訓課程,涵蓋在高風險環境工作的記者需注意的各個核心安全領域。課程內容包括因應內亂的準備、衝突地區、敵對環境下的急救、車輛安全、資訊安全。戰地報導本身極具危險性,了解立即反應、對地雷區的警覺性、隨軍採訪的基本原則,將有助提升現場安全。

1 – 遇到槍擊與爆炸的應變方式

遇到槍擊時,瞬間的決策可能就是決定生死的關鍵。無論是碰到正在開槍的槍手或被伏擊,記者都應遵循明確的行動原則:

  • 能跑就跑:移動目標比靜止目標難以擊中。無法逃脫時應將身體平貼地面,縮小身體的可視面積,並躲到攻擊者無法清楚看到的地方。
  • 跑不了就躲起來:鎖門並在門後設置障礙,保持安靜、關手機。不要只是找地方躲起來,要找真正堅固的掩體保護自己。
  • 逼不得已時才反擊:面臨立即威脅時應就地取材,把尖銳厚重的物品拿來當成武器,果斷行動,想辦法控制攻擊者的雙臂和武器。
  • 碰到手榴彈攻擊時:若無法逃離或找到堅固的掩體,應轉身、交叉雙腿、臉部朝下趴下,並以雙手護頭。
  • 遇到伏擊時:乘坐車輛時若被攻擊,應立即壓低身體。若車輛正在移動,應盡速駛離現場;若車輛為靜止狀態,應下車尋找牆面或溝渠等堅固的掩體。

2 – 避開地雷及遇到地雷時的因應方式

地雷與未爆彈(UXO)仍是衝突地區與戰後地區的重大威脅。保持警覺、謹慎是求生關鍵。

  • 瞭解地勢:高風險區域包括交火前線、檢查哨、軍營、廢棄建物或荒廢道路。
  • 觀察蛛絲馬跡:留意爆炸留下的坑洞、地雷包裝物、絆線、被翻動過的地面。向當地居民或NGO請教已知危險區域的相關資訊。
  • 只走已知路徑:使用常用道路,只走柏油路面,絕不要當第一個踏上陌生道路的人。
  • 懷疑自己身處雷區時應立即停下腳步:呼叫隊友、評估周遭環境,除非確定無法得到任何協助,否則不要嘗試自行脫困。
  • 小心沿原路退回:沿清楚可見的腳印退回原處;若無法確定、判斷,應等待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前來救援。

3 – 隨軍採訪時的安全守則

隨軍採訪能讓記者取得各種資訊,但也伴隨特殊風險。記者必須策略性行動、準備周全、保持高度警覺。

  • 維護作戰安全(Op Sec):避免討論敏感動向或戰略。和聯絡官建立互信,熟悉軍階架構。
  • 有備而來:攜帶個人防護裝備(PPE)、創傷急救包、露營裝備,必要時攜帶緊急背包。
  • 熟悉軍用車輛與飛機:學習安全進出裝甲車的方式。確認直升機上的零件都固定好,熟悉迫降時的基本應變流程。
  • 在船上保持警覺:穿著救生衣、禦寒衣物、配戴個人定位器(PLB)。戴護目鏡、擦防曬。
  • 辨識警報與信號:熟悉各種警報、演練指令與「解除警報」信號。事先演練遇襲時或緊急情況下的應變動作。

本文內容整理自為期三天的 HEAT 訓練課程。該課程由無國界記者(RSF)和流亡中心(Exile Hub)合辦,由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承辦。

絲路培訓提供 HEAT 的線上、實體訓練課程,請來有20多年國際訓練和安全顧問經驗的專家授課,旨在協助媒體工作者和前線記者學習高風險地區的救生技能。

流亡中心為遭緬甸軍政府迫害的人權鬥士和媒體工作者提供支援。透過客製化協助、安全居所、心理諮詢、技能培訓等方式,協助他們繼續在安全的環境下從事報導工作。

← 閱讀第一章:為內亂做準備
閱讀第二章:報導內亂時的安全技巧
閱讀第三章:前往衝突地區的行前規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