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記者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」是由無國界記者(RSF)、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和當地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培訓系列文章,一共十章。第七章將重點介紹如何執行急救後的次級評估、處理隱性創傷、監測傷患狀況,還有如何清楚明確地向急救人員彙報。
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為全面性的安全培訓課程,涵蓋在高風險環境工作的記者需注意的各個核心安全領域。課程內容包括因應內亂的準備、衝突地區、敵對環境下的急救、車輛安全、資訊安全。記者在處理完緊急出血和呼吸道阻塞後,應對傷患進行持續監測和次級評估。一些不明顯的創傷(如內出血或骨折)可能在初步急救後才會顯現,請務必細心檢查。
1 – 次級評估和傷勢管理
全身檢查可以讓我們發現一開始尚未顯現的創傷,衣物遮蓋的內出血、骨折或燒燙傷第一時間尤其不易被看到。若傷患曾被移動或已失去意識,更有必要進行這項基本檢查。
- 從頭檢查到腳:用「看、聽、摸」的方式檢查衣物下是否有傷勢。
- 剪開衣物:使用創傷剪讓傷口完整暴露。
- 監測生命徵象:持續觀察傷患的心跳與呼吸變化。
- 頭頸部創傷:保持頭頸位置對齊、止血,並用雙手扶穩。
- 腹部開放性傷口:不可將外露臟器放回體內,用濕敷料或塑膠覆蓋傷口,輕輕固定。
- 骨折:止住外部出血,支撐傷肢。若無法立即撤離現場,則進行簡易固定。
- 燒燙傷:用冷水沖洗 10–20 分鐘,移除緊束物,用輕薄敷料覆蓋傷口,同時密切觀察是否出現休克徵象。
2 – 監測生命徵象
持續監測能幫助判斷病患情況是否改善或惡化。有些變化可能是休克、內出血或感染的警訊。
- 膚色與膚況:觀察皮膚的顏色、溫度與濕潤度。蒼白、冰冷或出冷汗可能代表休克或身體有緊急狀況。
- 心率:正常成人心跳為每分鐘 60–80 下。可數 15 秒的心跳數再乘以 4。
- 呼吸率:正常呼吸為每分鐘 12–20 次。超過或低於這個範圍都表示身體可能有異常。
- 微血管回沖時間:按壓傷患指甲或皮膚讓它變白,放開後觀察血色恢復時間。正常恢復時間為 2 秒內,若超過表示傷患可能休克。
- 監測敷料與夾板狀態:確保止血或固定發揮效果,同時不影響血液循環。
- 保暖:用毯子、大衣或其他衣物維持傷患體溫,避免失溫。
3 – 傷患彙報
清楚、精準彙報傷患狀況有助緊急應變團隊更快速有效地應對。在混亂或吵雜的環境中,清晰明確的資訊不但能節省時間,還能救命。必要時請重複報告所在地點,不要假設講一次對方就已經聽清楚。通報內容應包含:
- 所在位置:使用 GPS 或 like what3words 等應用程式傳送所在地的精確座標。
- 事件內容:說明發生的事件和尚未解除的風險。
- 其他參與單位:描述現場還有誰。
- 傷患人數:告知傷患為一人或多人。
- 傷勢概況:回報現場是否有傷患大量出血、失去意識,回報傷患呼吸狀況。
本文內容整理自為期三天的 HEAT 訓練課程。該課程由無國界記者(RSF)和一個當地合作夥伴合辦,由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承辦。
絲路培訓提供 HEAT 的線上、實體訓練課程,請來有20多年國際訓練和安全顧問經驗的專家授課,旨在協助媒體工作者和前線記者學習高風險地區的救生技能。
← 閱讀第一章:為內亂做準備
← 閱讀第二章:報導內亂時的安全技巧
← 閱讀第三章:前往衝突地區的行前規劃
← 閱讀第四章:遇到衝突威脅時的現場因應方式
← 閱讀第五章:急救—評估患者傷勢、控制大量出血
← 閱讀第六章:急救—保持呼吸道暢通和實施心肺復甦術
→ 閱讀第八章:車輛安全與道路交通事故
→ 閱讀第九章:別忘了資安
→ 閱讀第十章:強化資安的具體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