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記者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」是由無國界記者(RSF)、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和當地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培訓系列文章,一共十章。第八章將重點介紹駕駛或搭乘車輛時如何確保自身安全,以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(RTC)時的有效應對方式。

敵對環境意識訓練(HEAT)為全面性的安全培訓課程,涵蓋在高風險環境工作的記者需注意的各個核心安全領域。課程內容包括因應內亂的準備、衝突地區、敵對環境下的急救、車輛安全、資訊安全。記者在敵對環境報導時,除了面臨衝突或犯罪相關風險,還可能碰到疲勞駕駛、車輛故障與道路條件惡劣等問題。

1 – 出發前檢查車輛

想要旅途平安就得在上路前開始做準備。選擇合適的車輛、備妥必要裝備並檢查車況,避免車子在偏遠地區或敵對環境中故障或出現突發狀況。

  • 選對車輛:選擇適合當地地形的車款,確認車子能在不超載的情況下承載人員與裝備。
  • 使用 P.O.W.D.E.R.Y 清單檢查車況
    Petrol(汽油):加滿燃料。
    Oil(機油):檢查引擎油量。
    Water(水):檢查水箱與擋風玻璃清洗液。
    Damage(損傷):檢查是否有凹痕或機械問題。
    Electrics(供電系統):測試車燈、喇叭、方向燈等。
    Rubber(橡膠):檢查胎壓與胎紋深度。
    You(你自己):評估自己身體況是否適合上路。
  • 隨車攜帶基本維修工具:攜帶備胎(一至兩個)、3 噸油壓千斤頂、十字扳手、輪胎鎖螺帽、胎壓計與原廠工具包。
  • 妥善固定車內物品:未固定的物品在車禍時可能會亂飛造成危險。使用安全籠、網子或繫帶固定裝備。
  • 攜帶安全包:裡面包含創傷急救包、通訊工具、地圖、水、食物、手電筒和毯子。
  • 確認文件齊全:確保駕照、保險、車輛相關文件都在效期內並隨車攜帶。

2 – 行車途中保持警覺

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駕駛者,在不熟悉或高壓的環境也容易出錯。疲勞、分心、判斷錯誤都會大幅提高事故風險。

  • 小心駕駛:遵守當地交通規則,並根據天候、路況或衝突環境進行調整。
  • 空出逃生空間:和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,預先規劃好被埋伏攻擊或攔截時的逃生路線。
  • 注意疲勞跡象:定期休息、輪流駕駛,避免夜間行車。
  • 全程繫好安全帶:無論前後座,全車人員都須全程繫好安全帶。

3 – 碰到道路交通事故(RTC)時的處理方式

看到車禍或出車禍時請保持冷靜。確保現場安全、評估風險、按部就班提供協助比倉促行動更能幫上忙。

  • 評估是否能安全停車:注意對向來車,留意周遭是否有衝突。
  • 必要時阻擋來車:可用自己或他人的車輛擋住事故現場。
  • 評估車禍現場的潛在風險:接近現場前,先確認是否有燃油外洩、火災或其他風險。
  • 從車頭側接近現場:避免嚇到傷患。和傷患清楚對話、保持冷靜。

提供基本急救:

  • 關掉受損車輛引擎:拉手煞車,小心未爆的安全氣囊。
  • 控制大量出血優先處理威脅生命的大量出血,使用直接加壓或止血帶。
  • 穩定呼吸道與頸椎:執行 DR-CAB 步驟,若患者疑似有脊椎傷,穩定患者頭頸部。
  • 進行次級檢查:穩定傷患狀況後,全面檢查是否有其他創傷
  • 非必要請勿搬動傷患:除非患者沒有呼吸、身處重大危險、或無人前來協助。

4 – 防患於未然

  • 與駕駛充分溝通:上路前事先討論好行車路線、分工和緊急應變計畫。
  • 妥善收納裝備:將裝備整齊分類,放在車輛底部。
  • 休息和輪班:疲勞駕駛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,接手駕駛時務必安排休息時間。

本文內容整理自為期三天的 HEAT 訓練課程。該課程由無國界記者(RSF)和一個當地合作夥伴合辦,由絲路培訓(Silk Road Training)承辦。

絲路培訓提供 HEAT 的線上、實體訓練課程,請來有20多年國際訓練和安全顧問經驗的專家授課,旨在協助媒體工作者和前線記者學習高風險地區的救生技能。

← 閱讀第一章:為內亂做準備
閱讀第二章:報導內亂時的安全技巧
閱讀第三章:前往衝突地區的行前規劃
閱讀第四章:遇到衝突威脅時的現場因應方式
閱讀第五章:急救—評估患者傷勢、控制大量出血
閱讀第六章:急救—保持呼吸道暢通和實施心肺復甦術
閱讀第七章:急救 —監測傷患狀況與次級評估
閱讀第九章:別忘了資安
→ 閱讀第十章:強化資安的具體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