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國界記者(RSF)設計了一系列的練習,協助記者避免被肉搜(以騷擾為目的刻意洩露某人的個人資訊)。最終章列出記者為加強自我保護可採取的補救措施。
記者在完成本系列前三項練習後,應已了解到別人可以在 Google 或社群媒體平台上找到大量的敏感資訊,並意識到其中某些資料可能會被有心人士利用。本系列最後一篇文章將介紹一些記者可採取的措施,藉此降低自己在網路上的能見度,或刪除某些網路上可以找到的個人資訊。
話雖如此,記者仍必須記得,基本上我們很難徹底「清除」一個人的數位足跡:某些網站已經停止更新也無人管理,但它仍在網路上,因此即使我們要求對方刪除資訊,也可能永遠不被受理。此外,有些網路上的法律資訊是無法刪除的(例如公司老闆的法定代表證書)等。無國界記者建議記者每年定期對自己的線上資料進行評估和「清理」。
在社群媒體上:加強每個社群媒體平台的隱私設定
檢視第三項練習中的評估結果,決定哪些資訊不應繼續在社群媒體上公開。你可以刪除或隱藏敏感的個人資訊,並盡量選擇只讓某些人能夠查看你的帳號。
時間:10分鐘~1小時
流程:請依照每個社群媒體平台上的隱私設定說明進行操作。以下是各大平台的連結:
在 Google 上:從 Google 搜尋中刪除個人資料
完成第二項練習的評估後,你可以請求搜尋引擎 Google 將個人資訊從Google的資料庫移除並清除。
時間:15分鐘,雖然Google可能會需要數天來審核和處理請求。
流程:按照 Google 支援說明在 APP 上找到「關於你的結果」,檢視內容後請求刪除。
若被肉搜:請聯絡資安熱線 Access Now
如果你的個人資訊面臨被肉搜的威脅或已被肉搜,數位權利組織 Access Now 可以提供免費支援。Access Now 與各大社群媒體公司合作,協助記者和人權鬥士避免被肉搜,遠離數位威脅。他們提供相關支援和建議,幫助求助者保護或恢復線上帳號、強化資安。
時間:Access Now 將即時回應,但可能需要時間進行身份驗證和釐清請求內容。
流程:填寫聯絡表(提供多種語言版本)
← 閱讀第一章:定義你的網路隱私邊界
← 閱讀第二章:你有哪些私生活內容是別人可以在 Google 搜尋到的?
← 閱讀第三章:你有哪些私生活內容是別人可以在社群媒體上找到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