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言论自由和线上活动相关的法律因国家而异,有些国家未必遵循国际标准。无国界记者 (RSF) 点出了记者在网络上活动时应铭记在心的五个法律相关事实。
无论记者在民主国家或独裁国家进行报导,现在的记者在日常工作时都必须不停使用网络。关于言论自由、隐私和线上活动的法律因国家而异,有些国家未必遵循国际标准,有些政府甚至利用法律来针对记者。以下是记者在网上发言和浏览前应知的五个法律事实。
1) 规范言论自由的「硬法」优先于「软法」
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分别记载于《世界人权宣言》(UDHR) 第 12 条与第 19 条。当时有192个国家签署了该宣言,同意这些权利应受到尊重并成为国际标准,然而许多国家并未落实对上述权利的尊重。首先,《世界人权宣言》被视为「软法」,在各国法院内都无法引用,和各国政府执行的「硬法」恰恰相反。其次,许多国家以「预防犯罪」、「保护他人」、「维护国家安全」等名义,制定侵犯上述人权的具体法律。这些法律的具体定义和执行方式各不相同,因此记者在进行报导工作时应了解所在国的法律和惯例。
2) 有针对性、大规模的监视通常都是合法的
有针对性的监视意即当局如果怀疑某个特定人士,将使用监视手段来监控该人,并收集可能会将该人定罪的资讯。大规模监视意即当局并不怀疑特定人士,而是希望尽可能大量收集资料,然后在公众中寻找可疑行为。这两种形式的监视通常明确记载于法律,而且通常合法的。记者在评估所在国政府的监视威胁风险时,必须了解每种手段的合法性,以及当局如何将它们用作针对记者的武器。
3) 网站有法律义务向政府提供使用者数据
网络服务供应商 (ISP)、社交网络、通讯 APP 和网站会收集使用者的相关资料,而这些公司有可能被迫将上述资讯移交给政府。目前为止,没有任何国家法律及网站或APP的服务条款明确解释这些公司和营运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协议为何。因此我们建议记者主动研究相关协议,并在浏览这些网站或使用这些应用程式时把相关资讯纳入考量。
4)「线下法律」往往适用于网络世界
由于网络不断快速发展,许多时候并未受到法律的充分监管。然而大多数的政府都同意「线下法律」应该适用于网络上的大部分情形。有时不同国家的政府在认定犯罪活动行为时的标准会有所不同。例如某些国家会主张使用加密工具或虚拟私人网络(VPN)等技术向政府和其他第三方隐藏线上活动本身就是犯罪。记者每次都务必检查哪些数位工具在其所在国被视为非法,并仔细考虑使用的益处是否大于风险。
5) 加密和匿名不是受到保障的权利
联合国特别报告员 David Kaye 在2015年向人权理事会提交报告,主张网络匿名和加密工具的使用应受到保护,但至今仍没有相关的法律提案。各国有权禁止使用匿名工具,记者仍可能因使用这些工具而被起诉或被针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