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聞與創傷》是無國界記者(RSF)的系列專文,透過五篇文章探討心理創傷對記者的影響。第五章介紹心理健康專家的見解,協助記者和剛經歷過極度創傷的倖存者進行訪談,以確保雙方都能得到尊重並將情緒困擾降到最低。
記者在採訪遭受災難或重大損失的個人前需審慎考慮。每個人處理創傷的方式都不一樣,因為他們都會經歷不同階段的震驚和悲傷,所以討論這些經歷也相當有難度。記者雖然不是諮商師,但在採訪時必須優先考慮如何傾聽、展現同理心和尊重。
採訪前的準備
- 評估個人心理健康狀況。記者應該反思自己的創傷經歷,確保自己能以清明、專注的狀態進行採訪。無國界記者提供相關資源協助記者培養創傷復原力,對記者的準備工作助益良多。
- 事先徹底研究。盡可能蒐集受訪者的背景資訊,有助減少他們重溫創傷記憶的必要。這種準備工作也有助提升訪談效率、減輕負擔。
- 確保受訪者知情同意。記者必須向受訪者解釋訪談的目的、資訊的使用方式,並徵得他們同意才進行錄音、在報導中提及他們的身分。請將訪談安排在受訪者覺得安全、舒適的地方,只要他們覺得不舒服,隨時可以結束訪談。
做一個有同理心的採訪者
- 從簡單的問題開始。從簡單、以事實為導向的問題開始訪談,例如「事件發生時你在哪裡?」這種方法可以讓受訪者逐漸和自己的情緒連結。
- 引導情感敘事。直接詢問個人情感經驗可能會讓人承受不了。反之,記者可以重新組織問題,讓受訪者可以間接談論自身經歷,例如詢問「如果有人遇到類似挑戰,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?」這麼做將能有效控制情緒強度。
- 不要試圖安慰受訪者。記者應避免使用「我懂」或「事情會變好」之類的陳腔濫調,因為聽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不真誠,也可能會弱化受訪者的感受。反之,記者應該以不評判的態度認可對方的感受。
- 避免講自己的事。在訪談中分享自身的創傷故事可能會分散焦點,還可能會演變成沒有意義的比較。
- 保持透明和同理心。記者可以透過下列語句不帶色彩地表達同理,認可受訪者的感受,例如「我聽出來你感到憤怒/震驚」或「抱歉,我沒辦法提供建議,我也覺得很難過,不知該怎麼辦。」切記,我們跟創傷倖存者交談的目的不是當他們的諮商師,而是確保他們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講述自己的經歷。
關於作者:
- Chine Chan,擁有心理學學士及行為健康碩士學位。離開記者崗位後,轉而從事人權和發展工作。
- Ansel Lam,擁有行為健康碩士學位及高階主管教練證照,專門處理個人的整體健康,同時從事人權和培訓工作。
← 閱讀第一章:為報導工作付出個人代價
← 閱讀第二章:因應心理挑戰
← 閱讀第三章:記者的自我照護
← 閱讀第四章:重塑身份認同的集體創傷